针对特殊教育这一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省财政今明两年计划增加投入2亿元,支持特教专用教室建设。到明年底,全省(除大连)65所特殊教育学校每所至少拥有一个专用教室,6463名残障孩子将因此享受到更好的特殊教育。
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历来重视特殊教育发展,校舍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全部免除,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这些促进了全省特殊教育长足发展。但特殊教育仍是我省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特教学校专用教室严重缺乏,难以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活动。
今年6月,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专用教室建设项目,省负责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最基本、最急需的专用教室,重点支持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利用存量资源建设语言评估、言语医疗康复、个别语训、律动、视觉功能训练、唱游与律动、心理疏导个训、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治疗、言语-语言治疗和感认知训练等教室,主要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等,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需要。
省财政根据实际情况,一个班型以上聋哑学生就读的特教学校,一次性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语言评估等教室建设设备设施;一个班型以上目盲学生就读的特教学校,一次性补助45万元,用于购置感觉统合训练室等建设设备设施;一个班型以上培智学生就读的特教学校,一次性补助150万元,用于购置唱游与律动教室等建设设备设施。
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一说起财政增加投入购买康复设备,校长马丽新满脸喜悦,今年,省财政已投入资金395万元,为学校建设14个专用教室,建成后将满足聋哑、目盲和培智等三类残障孩子所需的所有教学康复训练,这将彻底改变该校主要靠语言沟通、肢体协调的传统教学方式。
此外,省财政还将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从2012年开始,全省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按普通学校同年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6至10倍确定,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特教生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参照上述标准,逐步建立起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动态调整机制。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目前已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住宿费等费用基础上,我省将对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在校学生补助生活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中的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各级财政承担。